特朗普正在加速危机!黄金首次超过美债,美元退潮才是美国危机?
美国政府“停摆”看似要“续命”成功,华尔街又嗨了三天,但真实的危机不只没解除,反而在悄悄升级。
美国政府“停摆”看似要“续命”成功,华尔街又嗨了三天,但真实的危机不只没解除,反而在悄悄升级。
双11刚过,有人忙着拆快递算满减,有人盯着黄金K线图拍大腿,这金疙瘩比直播间的爆款还疯。
2025年10月,美联储降息25基点的消息刚落地,中东某主权基金便传出计划——减持5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转投欧元资产。这并非孤例:印度已连续6个月减持美债,累计套现120亿美元;加拿大央行也在悄悄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美债占比降至5年来最低。而在这场“外资撤离
手里握着股票基金,看着财政部刚公布的消息是不是满脑子问号?明明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站在3.3万亿美元以上,不缺那点美元,为啥偏要在谈判关键节点,宣布11月3日当周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这到底是示好、示弱,还是藏着更深的示强逻辑?
一个10月23日发表在油管上的视频冲上了热搜,其引用了西班牙、英国以及苏联帝国的崩溃,得出了一个超级大国衰落的七段崩溃模式,对号入座的美国,要是按崩溃的节奏来看,目前正处在第五阶段,同时美国也非常符合第六与第七阶段的崩溃特征,按视频的结论来看,美国的崩溃正在加
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继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后再次降息,也是自去年9月以来第五次降息。
无论是美国财政部的国际资本报告(TIC),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Cofer”外汇储备报告,这些堪称全球资本流动“圣经”的官方数据,都在告诉我们,海外对美债及美元资产的需求依然强劲。
此前曾因遭遇美联储加息而蒙受巨额亏损的日本银行巨头农林中央金库(Norinchukin Bank),又出现在美国企业债暴雷事件的潜在受害者名单前列。
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关门,几十万联邦雇员无薪停工,民生服务大规模停摆,就在这时,中国累计连抛3096亿美债。
2025年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突破830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超160倍。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仅USDC和USDT的日均交易量就达3.7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万事达卡的总和。香港金管局披露,2025年Q2稳定币跨境支付规模达2.1万亿美元,占全球跨境汇款总量
在潜在投资需求增加的情形下,黄金于亚洲交易时段扩大涨幅,直至创下纪录高位。瑞讯银行分析师Ipek Ozkardeskaya指出,投资者正避开美元和美国国债。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的上涨并非仅仅是短期配置方面的问题。趋势追随者掌控着主导权,且趋势极为积极。
最近全球金融圈都在盯着美联储和美国国债,一会儿说要降息,一会儿说收益率要涨,普通人心想:这跟我有啥关系?
2025年头几个月,伯克希尔的持仓表像被风吹散的扑克牌,最抢眼那张“比亚迪”突然消失。老股神一刀切,一股没留,江湖到处传“爷青结”。看财报数字,账面收益早翻了几十轮,笑到最后的果然是白头发那位。
9月18日,美国议员穆勒纳尔抛出一个"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在美国落地,一副要"断航"的强硬架势。
在贝莱德、PGIM(保德信投资管理公司)以及其他华尔街机构,债券基金经理们正坚持一些即便美联储政策路径因经济意外再度偏离也可能继续获利的交易策略。
70年代初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12次降息周期。其中5次为软着陆环境下的预防式降息,平均持续9个月,累计降息约234BP,10年美债利率平均下行167BP;7次为“硬着陆”背景下的降息周期,平均持续20个月,累计降息647BP,10年美债利率平均下行199BP。
终于,磨磨蹭蹭小半年的美联储终于在17号那天宣布降息25个基点,美国国内喜忧参半,但很显然特朗普对于这次降息力度并不是特别满意,据美国媒体的消息说,特朗普任命的美联储理事、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在美联储决议时持反对意见,他认为降息基点应该放到50,但不
美国财政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海外投资者继续增持美国国债(US Treasuries),总持仓规模升至9.16万亿美元,较6月增加3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尽管中国持仓大幅下滑,英国和法国的增持力度更强,推动整体规模增长。
按本币价格计算,美债2025年以来的回报率为5.8%,在全球前15大债券市场中表现最佳。美债较全球其他债券的收益率溢价尽管仍然显著,但已降至三年来最低水平,体现出了其上涨力度。
29年来首次!黄金超越美债,成为全球央行储备资产第一选择!这不是普通的资产轮动,而是一场无声的金融政变——美元帝国的根基正在崩塌,一个以黄金为锚、多极货币并行的“后美元时代”正加速到来!中国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全球央行集体“去美元化”,谁在为旧秩序送终?谁